博士战略咨询

3年打造5个品类第一

吉祥造车的三大战略失误

作者:佘奕婷

时间:2022-12-05 09:29:19

文章类目:战略洞察

航空公司跨界造车,胜算究竟有多大?


1670204920102276.jpg


你听说了吗,连吉祥航空都开始造车了?我认为肯定不会成功,因为吉祥造车在战略上犯了三个严重的错误。

 

01、品牌延伸陷阱


消费者以品类思考,以品牌表达。通常一个品牌要做强,要能够代表品类。例如,星巴克代表咖啡,邦迪代表创可贴等等。


吉祥在消费者心智中就是航空公司,一旦跨行做了车,原来的认知就会逐渐模糊,二者之间此消彼长,也就是所说的跷跷板效应。就像一度作为房地产巨头的恒大风光无限,先后用恒大品牌进入矿泉水、汽车行业,最终都无疾而终,因为无法改变顾客对其房地产的固有认知。


02、兵力分散


很多企业在遭遇瓶颈的时候都会横向拓展业务,寻求突破口,吉祥此次的求变也不例外。但反观长久的企业都是先纵深向下,聚焦,再聚焦,深度挖掘市场,牢牢的占有一席之地。就像一颗大树,把自己的主干打牢后,才继续开枝散叶。


比如,长城集团早年增长乏力,同时间经营着4大品类,9个品牌,直到聚焦哈弗品牌,全力打造经济型SUV,迎来了爆发式增长。随后才开始发力第二曲线,完成布局,发展成如今的千亿帝国。


03、品牌打造乏力


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吉祥入股了云度汽车进行研发生产。但无论是吉祥自己造车还是旗下的云度汽车都一样,云度本来就是一块烫手山芋,尽管是最早一批造新能源汽车的企业,品牌上缺乏知名度,也没有自己的视觉锤,如今失去先发优势,整体不具备塑造的潜力。


再看新能源汽车里的头部品牌——特斯拉,从品牌名、视觉锤到产品,都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起从电动车开创者到现在领导者的认知。


因此,缺乏一个好的战略,无论吉祥还是吉利,都只能讨个口彩罢了。


*声明:本文为博士战略咨询原创内容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。

变革求生,躺平等死——新消费品牌如何“活下去”? 乳制品行业变局,千亿级市场机会

报告下载

*填写相应表格资料后即可下载报告内容,信息采集仅用于来访记录及回访使用,请放心填写。

*姓名

公司

职位

*电话

*邮箱

推荐阅读